位置: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会议资讯

【会议资讯】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整合理念下园本化课程建设与学教方式变革”专场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4日

 2025年4月24日,第二分会场“整合理念下园本化课程建设与学教方式变革”专场活动在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省150多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参加。


出席会议的专家有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董秋艳,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委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王俏华,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委会副主任、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教授张三花,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委会副主任、海盐县万禄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姚群利。


本场活动由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的王慧老师和任璐老师主持,围绕“整合理念下园本化课程建设与学教方式变革”这一主题,通过经验分享、主题论坛、专家点评及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深入探讨。


园长介绍


图片


会议开场,柯桥区六一幼儿园的孙海英园长介绍了幼儿园“4+x+1”的课程实施循环体系,以“自由是什么”为具体案例,强调教育应重视偶发事件对个体成长的深远影响,并将“非预期事件”转化为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从预设走向动态生成。孙园长提出,当教师摒弃对完美控制的执念,建立起幼儿、教师、环境与社会间的共生网络时,教育才能像呼吸一样自然。


图片


园所参观


图片


活动伊始,一首充满童趣的原创儿童春日歌谣《我们的四季园》拉开了活动序幕,稚嫩而欢快的歌声唱出了四季变换与幼儿园生活的美好。随后,参会教师们分组走进幼儿园参观园所环境,近距离体验孩子们的自主游戏,感受幼儿园课程与自然环境的深度融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经验分享


图片


柯桥区兰亭中心幼儿园尹慧娣园长从寻根溯源、浸润共生、创新绽放和回归超越四个维度出发,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以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感知。尹园长强调,在将幼儿培养成为既扎根传统又具备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公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实现从形式到精神、从封闭到开放的文化传承路径;二是推动师生互动模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图片


柯桥区中国轻纺城中心幼儿园杜兰娟副园长以“母鸡萝丝的家”项目活动为例,通过提供多样的材料和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支持幼儿开展实践性学习。该案例生动诠释了艺术、科学与社会领域有机融合的教育价值,展示了如何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空间感知、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图片


专家点评


图片


绍兴市上虞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董秋艳和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王俏华两位专家对老师们的分享进行了点评。


董秋艳副主任从方向、理念、路径等方面肯定了三种不同样态的课程,同时基于幸福生生理念的生长力量提出了三点关注:一是在课程实施中关注自然场景下的儿童立场落地,二是要在群体的基础上关注个体的学习,三是活动的开展要关注幼儿经验连续性。


王俏华副教授基于三所幼儿园呈现的课程样态,围绕“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提出了一套教育革新思路。她主张教育需回归生命本质,在理念层面实现从“蹲下身子看孩子”的物理姿态到“精神上蹲下”的深层转变,倡导教师敢于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包容探索过程中的暂时性混乱,并支持幼儿在混沌中建立新的秩序。在实践路径方面,推崇整合式的学习方式,通过项目活动促进幼儿意义建构和能力生长,她特别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实践活性与情感粘性,使学习过程既充满探索的张力,又具有情感的温度。在文化传承方面,王教授提出要通过日常化的实践渗透和情感共鸣的方式,让文化传承自然而然地融入幼儿的生活体验。


图片
图片


主题论坛


图片


在主题论坛中,台州学院新湖幼儿园周子嫄老师分享了《从“缺席”到“在场”:幼儿参与式课程资源地图的构建》,主张让幼儿成为资源主动的勘探者、设计者和管理者。杭州市滨江区物联网小镇幼儿园熊威老师介绍了《入场·在场·融场:嵌入式幼儿园博物馆学习的实践研究》,通过“入场开启——在场推进——融场升华”三阶段构建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图片
图片


杭州市滨江区钱江湾幼儿园葛杭娟老师以《CRF模式:“家园社一体”的学前融合教育样式设计与实践》为题,聚焦特殊幼儿需求,通过个性化设计、协同合作与支持服务,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杭州市红缨西岸幼儿园黄静园长以个性化学习研究为核心,介绍了《一孩一学程:让每个幼儿自由地学习》,通过去中心化、差异资源及伴随式学习等策略,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与成长。


图片
图片


杭州市临平区塘栖第三幼儿园顾秀英老师聚焦《植物观察记录新方式:指向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载体设计与应用》,通过设计植物观察记录的新形式,采用多样化的记录形式和指导策略,有效激发大班幼儿自主表达与科学探究的兴趣。杭州市滨江区明月江南幼儿园钱燕老师创新性地运用场景议事这一学习方式,借助多样场景议事项目,引导幼儿多角度认识世界,培养幼儿的辩证思维能力。


图片
图片


杭州市长乐幼儿园陈韫园长以《根植幼儿“未来素养”发展的学习空间探索与开发》为题,生动展示了幼儿园打破传统班级界限的创新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场景学习空间,为幼儿创造了丰富的探索学习机会,让幼儿在开放、互动的环境中自然发展未来所需的核心素养。余姚市机关幼儿园袁鲁园长则以中天阁和王阳明主题为案例,深入探讨了《让项目活动成为未来学习的发展趋势》这一议题,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倾听幼儿兴趣、科学确定主题、深入价值分析等措施,有效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图片
图片


专家点评


图片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委会副主任、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教授张三花和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委会副主任、海盐县万禄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姚群利对下午场八位教师的分享进行了点评。


张三花副教授围绕“如何在当下为儿童奠定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如何基于儿童立场,追随儿童兴趣,旨向幼儿教育的思维气质”、“教师/园所如何达成”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同时也引发了在座教师的思考。她在培养幼儿未来素养的过程中要回溯目标,形成与目标的闭环,以提高教育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姚群利园长聚焦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融合教育的温度与包容性、未来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回应了教师们的分享,认为发现和支持要回到孩子学习的现场,让形式服务内容,让内容真正为我们的育人目标服务。


图片
图片


本次研讨围绕“整合理念下园本化课程建设与学教方式变革”主题展开,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与会专家与教师们始终坚持儿童立场,通过多元视角的对话与思想碰撞,共同探索教育生态,重构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希望以此次研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理论自觉与行动自信,在扎根本土的课程建设实践中持续深耕,携手共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