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资讯 > 热点聚焦

【幼教资讯】当保安和家长都把幼儿园当成“家”,教育会发生哪些转变?|“未来乡村园”故事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4日

在“一个村就是一个园”未来乡村园理念引领下幼儿园一直探索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促进教育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看到一些理念的转变与行动的转变。想从两个小故事说起,记录一下微小却又打动人的故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故事生动展现了当所有人都成为教育合伙人时产生的奇妙反应。

图片

1


保安的鸽子与鸟笼计划

这忙碌的一周事情烦杂,没有时间去集团园各个园区巡园,所以前天晚上趁着晚上出去吃饭的时间,来到一幼走走看看。当我一走进园门的时候,园区保安突然拉住我兴奋地说:“,园长我想和你汇报一件事,我在幼儿园养了四只鸽子养在厨房后面,小朋友很喜欢,每天都会去那里喂养鸽子!”原来他自费购买了这些鸽子,专门作为孩子们的“活教具”。现在每天自由活动时间,总能看到他带着孩子们喂鸽子,耐心教他们如何轻柔抚摸羽毛:“它们翅膀扑棱是因为想和你打招呼呢。”更让我触动的是他和我讲述着最新的构想:“我们幼儿园这么多大树,我想在树上挂些鸟笼,养点会说话的鹦鹉。”他认真比划着解释:“这样既能让孩子和鹦鹉互动,又能给大树添点生气。”这位平时寡言的中年人,会为了幼儿园的环境增贴色彩给出自己的意见,甚至自掏经费去购买,俨然把幼儿园当作了家,把孩子当作了家人。


图片

1


家长的农耕园改造行动

“园长,我们那个家长又来了,几乎天天来,还自己带来各种材料,自己购买各种材料,你看他前天买了爬藤架为幼儿园做了一个“篱笆墙”,昨天又在田里做了“护栏”,昨天他又提出能不能在幼儿园种果树........”园区主任又和我说起了这个家长的事迹,今天我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又看见他拿着梯子在幼儿园拉电线做水循环系统,这位家长从幼儿园创建农耕园开始就深度参与,如今农耕区早已建成,他依然每隔两天就来幼儿园“折腾”,用他的奇思妙想助力幼儿园环境的打造。这个被大家戏称为“编外教师”的家长,真正把幼儿园当成了自家后花园。



图片


除此之外,集团园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一分园的保安夫妻常常自费购买绿植布置保安室周边环境,她们能够记住全园每一个孩子的姓名,在入园时与孩子们亲切打招呼,与孩子互动的质量不亚于我们的任何一位老师。


每每看到这些美好画面,如当保安把幼儿园当家一样去照看,当家长自愿成为“编外园丁”,幼儿园的围墙便自然而然没有了,人与人的互动也就更多了。这些真实发生在日常里的教育图景,或许就是“家园社共育”最本真的模样——用最朴素的方式,让每个关心孩子的人都能成为教育的共建者。


END


作者| 季惠忠
自| 笔尖惠悟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属其所有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