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会议资讯

【会议资讯】基于山野资源自然运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振兴·共富——乡村幼儿园健康教育促进的富阳行动”专场活动一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7日
    来源: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公众号

2024年5月15日-17日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振兴·共富——乡村幼儿园健康教育促进的富阳行动”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观摩与研讨活动在富阳举办


5月16日,第一分会场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顺利举办。100余名教师和专家代表参与现场。本次分会场活动通过现场成果展示、案例分享、教学活动和教研活等多种形式,聚焦健康教育活动,共同探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建构与实践。活动由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第二幼儿园教师范雨馨和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华萍主持


现场观摩


《“墙里墙外”竹运动》


永昌镇中心幼儿园的“墙里墙外”运动,通过巧妙地投放运动材料、科学设计运动任务、彩色故事评价,让老师们沉浸式地感受到了“竹思妙想”慧野运动的独特魅力。特色早操《竹廉之舟》,长短不一的竹竿与音乐完美融合,结合多变的队形队列和互动游戏,充分展现了早操的无限活力,令人耳目一新





永昌镇人大主席应佳致欢迎辞,对永昌镇中心幼儿园大力赞赏。在詹国芬园长的带领下,坚持共建愿景,破开重重藩篱,不管是在专业提升还是理念转变上,都有了巨大突破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应佳 永昌镇人大主席


成果介绍


《竹乡里的慧野运动》


报告人:詹国芬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杭州市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园长


永昌镇中心幼儿园詹国芬园长提出“认识足下,走向未来”的理念,在一林一田一街中,开发竹林乐园课程。詹园长从对慧野运动的思考、打开围墙的户外运动、竹思妙想的室内运动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运动不只是让幼儿身体动起来,还要让思维、情感、心灵动起来,让幼儿变得更自然、更自由、更灵性


案例分享


《彩色竹盘·儿童会议——儿童自己的运动评价》


分享人:邓梦倩、吕鹏


杭州市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副书记


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中心幼儿园副书记


永昌镇中心幼儿园创新“彩色竹盘”评价系统,以色彩象征不同故事,巧妙地促使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参与和关注活动,促进幼儿对运动故事的写真,使幼儿能够有计划地识别、归类故事,激活幼儿的运动思维,鼓励幼儿在活动中探索新可能,释放无限的创意和活力。


渌渚镇中心幼儿园的“儿童会议”模式聚焦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以“三聚三策略”为核心,聚焦幼儿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并提供适宜的支持;聚焦问题,识别并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困难;聚焦成长,提升会议的有效性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幼儿的运动质量。



《一根竹子“撬”“动”里山娃的竹运动故事》

分享人:赵燕

杭州市富阳区里山镇中心幼儿园园长

里山镇中心幼儿园的赵燕园长分享如何利用一根竹子,巧妙激发幼儿的运动潜能,在游戏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撬动”不仅指老师巧妙地运用竹子资源作为工具激发幼儿的运动潜能,更象征着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点燃运动热情,拓展运动思维。赵园长指出要让孩子们心有所动、脑有所思、行为跟进,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展示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大头鱼上学记》


执教人:柴吴科


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


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柴吴科老师通过引入“萝卜树”的情绪识别工具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巧妙地利用大头鱼的故事,让幼儿在面对挑战时感同身受,激发共鸣与共情,引导孩子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增强他们的共情心和社交技能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王凯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科评审组专家


国家体育总局亲子体育高级别专家


全国高等体育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副组长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凯珍教授提出,研究者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展示社会化与野趣化。观摩活动后,提到了三点感动

感动一:幼儿园园内园外都是运动场,所有资源都能巧妙利用。空间的设计符合幼儿的天性,展现了教师能站在孩子的视角,有依据、有导向、有评价,这是教育的理念和教师智慧相互融合的结晶。

感动二:彩色竹盘评价能够运用五种颜色进行分类评价,可帮助幼儿有计划的关注故事撰写的内容,教师也能更有方向性的识别幼儿的运动故事。儿童会议展现了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重视,会认真的倾听孩子们的建议,满足他们的动机需求。

感动三:利用简单的材料,例如一根竹子或多根竹子,通过创意活动一起撬动幼儿的潜能,这种由小见大、由低见高的教育方法,不仅丰富了幼儿的体验,也产生了深远的教育影响。


点评专家:张莹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的张莹教授对展示的活动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强调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孩子的主体性、参与性,同时关注运动的有效性。同时张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活动中,教师既要看见幼儿“哇”时刻,也要关注孩子循序递增的水平;二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际操作的有效性,还需对活动进行文本化提炼,形成经验式的标题和清晰的解决思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螺旋式上升;三是一堂优质的体育教学活动,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成为孩子的亲密玩伴,在平等的互动中,教师自然而然地传递知识,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点评专家:华萍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园长


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华萍园长肯定了幼儿园能够运用得天独厚的竹资源,将竹的特色淋漓尽致的展示,将幼儿园的文化、课程进行有效的嫁接。孩子们的运动表现,诠释了野味的运动挑战,墙里墙外透露着盎然的竹“气”,运动中孩子们展现了竹“力”,让大家感受到了竹的力量与激情。最后建议老师们需要关注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均衡幼儿的动作,运动全领域的渗透,让孩子们在创造力、审美力、学习力的全面发展

教研展示


《Blob tree:数智化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的追踪与调试》


柴吴科、王如珍、洪瑰、陈小佳、吴晨妙


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


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教研团队在数字化教育时代背景下,引进了数智化平台和情绪自评、交流工具BLOB TREE,并围绕BLOB TREE数字化情绪追踪技术的介绍、幼儿情绪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园所基于数据的情绪调试方法分享、根据数据反馈进行个性化的情绪引导四个方面来开展教研为幼儿情绪教育赋能



经验分享


“人工+AI”生态联动:依托数治平台提高幼儿运动能力的新模式


分享人:陈乐瑶


杭州市钱塘区学源幼儿园


杭州市钱塘区学源幼儿园陈乐瑶老师依托波菲数智平台,形成了“人工+AI”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新模式。根据“智慧数据监测——深入数据分析——双线方案生成——多维过程评价”的流程,既给予孩子数字化的教学支持,又给予孩子人工教育的温暖,二者相辅相成、生态联动,进一步提高幼儿运动水平



四小驿站:缓解幼小衔接中幼儿情绪问题的关键举措

分享人:詹国平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幼儿园副园长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幼儿园詹国平副园长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将幼小衔接教育贯穿于学前三年,起步于小班,重点在大班的全程入学准备的幼小衔接模式。以“四小驿站”为载体,充分挖掘园内和周边独特的资源,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帮助儿童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进行长效、有序、科学地衔接



教学展示


《大班健康活动:有趣的扑通》


执教人:华珍


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中心幼儿园


灵桥镇中心幼儿园华珍老师在大班健康活动《有趣的扑通》中,针对学龄前幼儿的运动特点,精心设计三种不同强度的运动体验,通过身体感受、心脏听诊器和心率检测仪等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心脏与运动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观察他们的面色、疲惫程度、出汗量和心脏跳动频率等,帮助幼儿学会评估自己的运动负荷,灵活调整运动量,以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小班健康活动:去旅行》

执教人:陶莹莹

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第二幼儿园


新登镇第二幼儿园陶莹莹老师将乡村幼儿乘坐巴士去旅行的情景融入小班健康活动中,利用竹材料作为旅行途中的交通工具和通关工具,同时结合音乐的节奏引导幼儿进行静态平衡的探索。设计中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整个活动充满了乐趣和挑战,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身心的健康成长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张莹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教研是教育发展的高质量支撑,教研就是将教学经验进行跨时空的传递或者迭代。在滨江区白金海岸带来的教研过程中,教师的状态很松弛,真正的呈现了常态化下的活动形式。教研地目的就是通过多方观点的碰撞共同解决教师问题,既有目标也能达成共识,起到一个教育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在两位教师的观点汇报中,看见了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评价的方式及时的进行反馈,与幼儿进行对话,从而提升幼儿运动过程中的乐趣。在数字化背景下,多媒体替代不了完整的教育,它只是人类教育过程中的补充


点评专家:杜晓凌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杭州市喜洋洋幼儿园园长


杭州市喜洋洋幼儿园杜晓凌园长听了两节集体教学活动之后,对目标的制定、内容的设置、过程的创新进行了详细的点评。老师们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巧妙地设计有趣的闯关游戏,活动中,都能够创新地融合多领域,通过一系列的有氧运动,让孩子们爱上运动。杜园长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需要关注活动中孩子的个体差异;二是活动后注重幼儿自我、师幼以及同伴的评价

本次分会场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成果展示、案例分享、互动教学和深入教研等多元形式,集中探讨了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建构,为未来教育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论,共同推动了幼儿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END

编辑| 阎浩

长按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