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会议资讯

【会议资讯】“美润童心 · 美育全人”幼儿园美术教育之思与行专场活动一——木工教育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7日
    来源: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公众号


6月21日,第一分会场“木工教育”专场活动在杭州市萧山区新街中心幼儿园顺利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吕耀坚老师、萧山区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中心应晶晶老师、金华市武义县北岭幼儿园四季雅院园园长曾剑红老师,杭州市红缨幼儿园园长黄静老师及红缨幼儿园教研团队、萧山区新街中心幼儿园园长李维琼老师,活动吸引了共有来自省内外120余名幼教同仁参会。本场活动由杭州市红缨学前教育集团副园长林玲老师主持。本次分会场活动由经验分享、现场教研、研究分享、现场观摩、专家点评多个环节组成。



园长致辞



《以“木”为媒,“绿”意生长》

分享人:李维琼

萧山新街中心幼儿园园长



萧山区新街中心幼儿园园长李维琼老师以《以“木”为媒,“绿”意生长》为主题,从园所简介、探索历程、内容构建、路径开发等方面对新街中心幼儿园的无界木工坊进行了介绍。由美育现状分析开启无界木工探索之旅,从木工坊的雏形期、优化期、升级期三方面概括了木工坊的创新之径。新街中心幼儿园将木工坊视作优质教育的媒介,传承绿色教育理念,持续迭代优化,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经验分享



快乐生活课程理念下好玩的儿童木工活动

分享人:黄静

杭州市红缨幼儿园园长



杭州市红缨幼儿园黄静园长以三个关键词总结何为好的木工教育。一“建”——黄静园长首先分享了三个园区不同的木工坊,分别是大关园区的“屋檐下”的木工坊、西岸园区的“阁楼”木工坊、实验园区的“集装箱”木工坊,不同形式的木工坊带给幼儿不同的木工享受。二“做”——黄静园长提出了要让木工活动实现“好玩、玩好、真好玩”的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四点:必要的规则是保障、必备的技能是动力、是幼儿与教师的双向奔赴、更是源源不断的活动内容。三“赏”——“好玩”的木工活动也能培养幼儿乐学、会玩、互爱的品质,让教师能看见“拥有面向未来能力”的儿童,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


《微教研:木工教育中教师指导策略解析》

分享人:林玲 陈央东 刘琦 覃飞盈 吴杨成婧 裴羚亦

杭州市红缨幼儿园教研团队



红缨幼儿园教研团队聚焦木工活动案例视频所观察采集到的幼儿与教师的关键行为和对话,结合“木工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这一关键问题进行研讨。在教研开始,首先明确指向有意义学习的自我审视,并基于此,开展对话式教研。在思-辨-行的对话中,梳理出“木工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的4点策略,即“师幼互动”、“环境氛围”、“材料与工具”、“组织策略”。


木工坊中的实证研究分享

分享人:王萌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研究生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研究生王萌指出木工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培育需遵循 “认知-态度-行为”路径,木工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培育离不开多通道的策略支持,动态的策略支持利于幼儿规则意识稳定发展。她还提出树立主体间性师幼观及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研究生高雅婷提出木工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提供“全面且深入”的策略支持。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态度:激发其问题解决的动机;调动幼儿解决问题所需的认知技能;提升幼儿问题解决的品质,促进其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应对不同问题类型的变化时,应提供具有“动态性”的支持策略。依据问题难度水平的提升,提供相适宜的支持策略,关注幼儿从“动作技能”向“智慧技能”的发展。


我的木工教育经历

分享人:曾剑红

金华市武义县北岭幼儿园四季雅院园园长



金华市武义县北岭幼儿园四季雅院园曾剑红园长围绕幼儿木工实践,通过初遇——探索——收获的过程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幼儿玩木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游戏过程中的常规建立;第二阶段:活动内容更新迭代;第三阶段:全园互通,家园互动。曾园长的分享,也让参会老师更加充分体悟到“木工活动”在自主游戏中的应用价值。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吕耀坚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


吕耀坚老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精彩的点评,肯定了今天各位老师的分享汇报。吕老师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在木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尝试开展拓展式学习,注重幼儿在发展木工技能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理解各种工具和技能在现实中的应用。


其次指出在木工活动过程中,让孩子更加自主、健康、快乐的成长,教会孩子学会使用工具,做出一辆车或一个作品不是重点,可能将一个方形木块做出一个圆形车轮,又能让轮子转起来,这才是思维的发展和想象力的发展。


他强调,木工教育是一个在时间中不断摸索不断发展的过程,应为孩子提供真材料、真工具,让孩子全身心自然全情投入活动中来;木工教育也应持续不断地完善,为孩子们提供给更为适宜、优质的材料和工具,以为培养具有匠心匠艺、聚精会神的匠人精神做好启蒙。


最后吕耀坚老师建议在各实践园之间要形成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常态机制,构建木工教育文化共同体,发挥多方教育合力,支持幼儿园木工教育的持续性和推进性发展,由“表浅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现场观摩



杭州市萧山区新街中心幼儿园


现场观摩环节,新街中心幼儿园呈现的“木工教育”游戏场域、游戏样态令人眼前一亮,在开放的游戏场域中,不管是木工的大制作还是小细节,均能看到幼儿的匠心表现,能看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材料、放手支持孩子们去创作的状态,同时作品中、环境中的木工教育又能体现在幼儿游戏中。



观摩过程中,与会老师们也被工坊中幼儿切割木头、钉木头、制作木制工艺品的游戏状态所感染,沉浸式地感受到了“木工活动”的独特魅力。



本次“木工教育”专场,全面分享了木工教育的各种活动样态,解疑了木工活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教师支持等困惑问题,充分体现了以木工为载体,实施五育融合的育人价值。有效践行了《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潜移默化地彰显木工育人实效,有效提升了幼儿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为广大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木工教育的经验。


THE  END



编辑| 阎浩、刘莹

扫码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