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专委会活动

【会议资讯】建设性师幼关系的重塑——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社区与社会教育专委会系列研讨活动之九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7日
图片

为了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政策方针,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推动“高质量建设性”师幼关系的塑造,2024年11月29日,由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社区与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舟山市定海区教师进修学校和舟山幼儿园承办的“关爱儿童,赋能家庭,温暖社会”系列研讨活动之九“建设性师幼关系的重塑”专题公益研讨会在舟山举行。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徐琴美副理事长、娄敏常务理事、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社区与社会教育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舟山市定海区教育局徐良浩副局长、舟山市定海区教师进修学校黄飞勇校长、领域专家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教研员、园长、教师、高校研究者17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领导致辞


活动由社区与社会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张剑春主持,定海区教育局副局长徐良浩和专委会主任武建芬教授分别致开幕词


徐良浩副局长首先代表定海区教育局向各位专家、园长、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定海区将重构师幼关系作为区保教质量提升的核心任务,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希望借本次专题活动平台,能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


图片


专委会主任武建芬教授阐述了基于“KFC”模式下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共进的意义,并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解析“师幼互动”在儿童发展微观环境中的核心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观点报告(上午场)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社区与社会教育专委会委员、定海区教师进修学校幼教教研员郑舒文作《建设性师幼关系重塑的区域推进》精彩报告。郑老师基于典型案例,聚焦区域内新型师幼关系的界定和实践,诠释了以园本教研变革为载体,从表象到本质的回应探索和从技巧到情感属性的回应进化二大师幼互动变革的区域行动,梳理了从“问题论”到“需求论”的进阶思考


图片


舟山幼儿园园长王艳红作题为《岛城文化资源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归属性支撑》观点报告。王园长指出,舟山独特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定海古城与海洋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归属感发展。通过研学活动和主题活动,孩子们在与文化资源的互动中增强了情感连接,这种归属感不仅源于文化传承,也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帮助孩子们在未来建立精神家园,形成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图片


舟山市机关幼儿园副园长朱珊珊作《观察儿童中镜面师幼关系的觉察》观点报告,探讨了如何从外在看见转为真实看见儿童。通过中班幼儿画作及小班男孩户外自主游戏案例,分享了观察儿童的三要素:看、听、感,强调情绪联结的重要性。教师需自我觉察、学习、成长,打破预期,开放支持,线性看待儿童成长。以理解儿童为价值,提升自我为根本,共情中看见和支持儿童,构建亲密师幼关系,从旁观者转为并行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研活动分享


舟山市定海区云廊幼儿园园长郑磊瑛和学科中心组成员聚焦一日过渡环节中的“自如”回归作现场教研。老师们基于典型案例,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对过渡环节提出的要求,剖析了目前幼儿园一日过渡环节的组织现状,探讨了过渡环节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实现幼儿的“自如”回归,最终达成了“有过渡无环节”的教育共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专家主旨报告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琴美作《良好的师幼互动 健康的师幼关系》主旨报告。徐教授首先回顾了《发现儿童》项目实践的探索过程,并以“健心客厅”为例,介绍了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分享了从“读懂儿童”到“关爱儿童”的理念转变。最后,她特别强调了发现儿童的重要性,提出发现儿童就是进一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积极的社会支持体系,这一理论观点体现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在幼儿一日生活和成长中的重要性。徐教授的发言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了发现儿童独特的视角和无穷的魅力


图片


杭州市西湖区紫荆幼儿园园长阙晓燕、杭州市红缨学前教育集团园长黄静、江山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王金珠等社区与社会教育专委会委员们,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龙宇和苏畅老师分别作点评。点评嘉宾一致认为关爱儿童需要从教师自我改变开始,做一位“刚刚好”的老师,努力在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中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观点报告(下午场)


下午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活动由舟山幼儿园张春玲老师主持


图片


嘉兴经济开发区长水实验幼儿园邵明林教师作题为《“yu”见:从“单一”到“融合”的家园社协同育人新生态》观点报告。邵老师提出家园社协同育人是我们实现科学保教、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以“yu”为核心,阐述了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通力合作,从情报先行→初始见面→活动策划→日常维护四阶段,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


图片


宁波市江北区童蒙幼儿园应怡作题为《自由游戏视域下的“三维十一阶”互动策略建构——以野战游戏“陆军战队”为例》观点报告。应老师分享了在自由游戏视域下建构的“三维十一阶”师幼互动策略,包括情感支持、环境支持和学习支持三个维度,旨在提升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和质量。她又以野战游戏“陆军战队”为例,详细阐述了各个维度下的互动策略及具体做法,强调为幼儿提供安全、尊重和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


图片


江山市城关幼儿园陈丽云作题为《有效倾听、温暖互动》观点报告,结合《学前教育法》等相关文件内容,以“小班午睡”为例,通过理解和共情、尊重和接纳、回应和支持等策略,让幼儿感受午睡也是件美好的事,而这种经验可拓展到一日生活之中,也是重塑师幼关系的契机。


图片


定海区城关第二幼儿园刘凯雯作题为《倾听的艺术》观点报告。刘老师强调师幼“一对一倾听”是理解和支持儿童的重要教育艺术。通过倾听,不仅能让儿童感受到自我表达被重视,还能让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刘老师提出,教师应关注儿童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通过共情来建立情感链接,从而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与心理健康。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学活动分享


定海区白泉玉苑幼儿园园长徐骄园执教《我的情绪小怪兽》教学活动。徐老师精心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探秘之旅,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绪。活动以“初遇情绪小怪兽”为开端,引导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情绪,接着进入“管理情绪小怪兽”,帮助孩子们了解情绪调节的方法,最后通过“体验情绪小怪兽”,让孩子们实践情绪管理。整个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情绪认知和调节能力,塑造了健康阳光的性格


图片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黄洁作活动点评,黄老师根据教学活动每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代入法”幼儿教学活动开展方式,让幼儿成为第三者去共情情绪,由此共同梳理调节情绪的方法,让共情真正落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专家主旨报告


专委会秘书长张剑春作了题为《幼儿园师幼互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幼儿园中大班的观察研究》的报告。张老师根据自己在幼儿园的观察研究,呈现了当前幼儿园师幼互动的主要问题,围绕师幼互动发起主体、师幼互动的内容、师幼互动的性质等7个维度进行了介绍,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幼儿园一线教师建设高质量师幼关系提供了改进和反思的方向。张老师的报告既源于幼儿园实践,又高于幼儿园实践,紧扣此次活动主题,是师幼关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案例。


图片


专委会副主任徐宪斌和沈卓卿分别对本次活动作总结。徐老师基于本次活动主题,强调“师幼互动”理念和认知重塑的重要性,由此推进保教过程性质量,呼吁大家共同致力于成为建设性师幼关系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沈老师高度肯定了此次研讨活动的质量,并围绕本次研讨主题提炼出“看见孩子首先看见自己”、“问题视角到需求视角再到思辨需求”两个观点,最后强调教育需要平衡儿童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性发展需要。


图片

图片


活动间隙与会人员共同观摩了舟山幼儿园畅游日活动,欣赏了幼儿园小朋友精彩的舟山锣鼓和舟山童谣快板《阿拉舟山好地方》表演。活动最后武建芬主任、郑舒文教研员和丽水缙云县新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副园长尚丽完成了会旗交接。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活动在精彩纷呈的学术对话中落下帷幕,这是一场学术的盛宴,一场生动的教研,一节优秀的公开课,一次思想的碰撞与洗礼,为推动师幼关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了定海智慧与浙江样态。


图片



图片

编辑| 阎浩

图片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