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资讯 > 热点聚焦

【幼教资讯】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评价专业委员会开展“幼儿园自我评估机制”的调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31日
图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学前教育法》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相关要求,调研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前教育评价中的问题与需求,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中的实际状况和实践经验,探索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想要做”“可以做”“应该做”的评价。2025年3月19日至20日,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联合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组、杭州市学前教育专业委会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幼儿园自我评估机制”调研。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李克建、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学前教育研究员虞莉莉老师,及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评价专业委员会和管理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组、杭州市学前教育专业委会共30余名成员参与本次调研活动。


活动分为两阶段。3月19日,调研组成员分成四组分别前往杭州市景和幼儿园、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杭州市滨江区明月江南幼儿园进行了半日活动观摩和参与式工作坊研讨。


图片


知行合一·评估方案分享


图片


杭州市景和幼儿园园长任亚、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夏叶丽、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园长华萍、杭州市滨江区明月江南幼儿园园长张燕分别进行了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自我评估机制构建与实施情况的汇报,初步了解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的历程,现有评价方案的主要内容。


图片

图片


沉浸现场·班级半日观察


图片

基于幼儿园的评估方案,调研组与幼儿园自我评估小组共同进入班级,开展半日活动观察,就生活活动、体能活动、主题活动及自由游戏等不同活动情境中的幼儿表现和教师活动组织、师幼互动等进行评估信息收集。



图片


循证优化·微教研研讨


图片


基于班级观察,各幼儿园评估小组开展了对话式评估微教研,通过多主体的多轮对话互动,展现了幼儿园常态化自我评估的教研现场。各调研组成员全程参与教研,并与班级教师以及幼儿园评估组成员进行了积极互动,精准点评、靶向指导,使各幼儿园的评估教研得以进一步的深化。


图片

图片


深度对话·工作坊话题研讨


图片


随后,各调研组围绕“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评了之后怎么用”等话题,就幼儿园自我评估机制的关问题键展开了深度研讨,不仅帮助幼儿园提炼了实践经验,也进一步厘清了自我评估应以儿童发展为本、以教师成长为导向,通过工具创新、流程优化、常态融入等举措,实现“以评促研、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图片

3月20日,调研组集聚杭州市海潮幼儿园,分别进行了经验介绍、调研汇报和会议总结。


图片


多元视角·三层面交流分享


图片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杭州上城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汤肖丽就上城区在推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自我评估的区域实践作了《做有意义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的专题分享,上城区立足区域现状,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优先”为导向的行动旨归,通过建立具体有形的“质量参照系统”和研制套嵌于教师真实工作情境的评估工具,以及“评、研、用”一体的转化型研修,持续推进一线教师“从观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情况”走向“反思自身保教行为”的循环式自我评估。


图片

义乌市梅园幼儿园园长傅慧平从园所层面作题为《从热爱到看见,再到对话——生态式游戏评价链的实践探索》的分享,从“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评了之后怎么用”五大问题,阐述了生态式游戏评价的理念,通过“现场观察--圆桌派--绘画记录--量表评估”四大环节,形成尊重差异、适性发展、开放自主、整合多元的生态式游戏评价链,以“理性看见”为起点,触发“深度对话”,不断助推师幼同频、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图片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社会服务部副秘书长、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沈颖洁从班级层面作题为《在自我评估中寻找方向与意义——西湖学前保教质量评估的研修与探索》的分享,从保教提质点选定的背景、指标解读与工具介绍、评估历程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湖区围绕基于保教日志的教师自评、园所(班级)自评。通过“持续观察与回应”的师幼互动评估,支持教师通过时间经验轴阶段性复盘自己的保教日志,通过圈点、连线、摘抄等对自我的持续观察意识和回应方式进行自我察觉和改进。


图片

图片


协同探讨·小组观点分享


图片


在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宝根的主持下,各调研组代表分享了各组在调研中的所观所感,并对幼儿园自我评估机制提出可研究、可深挖的问题与建议。


图片

第一组


调研地点: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留香园园区


图片

湖州市实验幼儿园书记 卞娟娟


卞娟娟老师指出所观摩幼儿园现阶段形成了“以儿童发展为根本,以成就教师专业成长为落点”的正向评估价值导向,强调在正确的价值导向基础上,为让评估更具实效性,可通过制定阶段性的评估目标,帮助教师认识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并进行持续成长。实行管理者与教师的协同评估,以有效减少教师对幼儿发展的误读、浅读,从而让评估更精准、更有效。


图片

第二组


调研地点:杭州市景和幼儿园三堡园区


图片

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俞春云


俞春云老师指出评估的目的首先是以“儿童发展”为核心,其次是需要去构建一个“三级目标体系”来支持儿童真实发展,激活教师专业自觉,优化教育管理决策。同时俞老师还指出评估标准应该是“量尺”与“脚手架”的统一,可通过“刚性底线+弹性空间”的设计,既保证质量,又释放园所创新活力,最终实现“标准引领方向,实践丰富标准”的良性循环。


图片

第三组


调研地点: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


图片

宁波大学陈月文博士


陈月文老师提出在评价推动的过程中,创设积极的评估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在开放、民主的评估氛围,更有利于推动教师向“轻结果,重过程”转变,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目标。同时陈老师还指出各幼儿园需进一步聚焦评估的内涵,去形式化,开展能真正产生意义的评价活动,不断提升评价效能。


图片

第四组


调研地点:杭州市滨江区明月江南幼儿园湘云雅苑园区


图片

舟山市新城勾山幼儿园副园长 林静锋


林静锋老师指出幼儿园正在逐步形成嵌套式的三级评估体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了差异化的评估指引,体现了“以评促改”的共识,林老师认为如何平衡自我评估的科学性与具象性,帮助教师会用、能用评估标准,是评估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确保评估真正落地,发挥实效的关键。


图片


权威把脉·专家点评


图片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厅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虞莉莉充分肯定了四所幼儿园目前开展的嵌入式、渗透式评估的意义,她指出,要聚焦以“儿童发展优先”的自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反观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最终去促进儿童的成长。虞老师表示,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组将同评价专委会一道,共同探讨贯彻落实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更好地帮助浙江省范围内的幼儿园和教师们通过贯彻《评估指南》来提升保教质量。


图片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李克建表示,浙江省的学前教育的评价、幼儿园的自我评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他指出:以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为导向,同时又能关照到教师专业自主成长的自我评估,是自我评估的共同追求。他强调评估是一个持续的、互动的过程,应注重内部评估多元视角的理解与整合,并认为通过借助核心理论创建可操作的自我评估模型,给老师更有力量的支持,是接下来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片

活动最后,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宝根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通过本次调研,评价专委会深入了解了基层幼儿园的典型经验与实践智慧,进一步明晰了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前教育评价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未来,专委会将进一步上下询证,从科学质量观的建立到常态化评估路径的探索,为实现有意义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提供更有力的专业支持。


图片

图片

END


编辑| 邢慧林

图片